《榆林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培养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期次:第9期      查看:100   

 

榆林是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集煤、气、油、盐矿产资源于一身的能源富集区。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始终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在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创新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能源化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迫切性和高端性。 榆林地处陕西省边远地区,高技能型能源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已成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了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积极转变办学思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握行业发展动态, 根据需求来制订教学计划,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把学生放到第一线去进行实践锻炼,与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人才,以实现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尤其近期是实施的产教合作教育项目有利的推动了专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高校对专业的认可度,我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课程开发与建设、专业教学工作、学生实(见)习工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以榆林化工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基础,在陕西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指引下,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地方应用型高校首次构筑并实践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凸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新体系。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过度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以及教学管理僵化等问题,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构了“四元三阶”的交叉学科理论课程体系和“三元三阶”的实验、实习实训、应用创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了“六台一体”的全方位优质教学平台,建立了“两级五体六支撑”教学管理新模式,将产业前沿、地方需求融入教学,构建了“宽口径大类培养和特色化分类提高”的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新体系。

(1)从传统化工理论课程体系向“四元三阶”的化工、化学、材料、控制交叉学科理论课程体系嬗变,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向“三元三阶”的实验、实习实训、技能创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演变。全新的理论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交叉、复合,模块化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

(2)全力打造精品课程平台、模块化实践教学平台、仿真工厂实训平台、产教融合实习平台、产学研联盟技能创新平台以及高素质师资队伍平台,全方位整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内外化工专业教学、科研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3)有序推进“两级五体六支撑”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强化教研室二级管理运行机制,通过“闭环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效提升了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执行力。

二、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特色显著、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作为榆林学院升本后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在榆林煤、气、油、盐四种资源转换驱动下,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单一方向,因此,新的培养体系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的培养方案,既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体系、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又为学生在不同化工领域发展提供特色化的多元途径,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所需的多种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养。

(1)由“基础—交叉”两层次的理论课程和“基础—综合—专业技能”三层次的实验课程组成。由课程设计与生产见习、仿真与综合实训、生产实习组成,使学生了解地方化工产业发展动态和工业生产过程,理解化工单元操作、认知煤制甲醇、氯碱等代表性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熟悉现代煤化工全流程操作、天然气处理及输送操作,掌握化工企业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实际生产技术知识或管理知识。

(2)特色化分类提高包括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以及各类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课程和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分类培养,确定发展类型。通过产教融合活动中的生产实践,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能源化工行业背景,掌握化工过程基本操作;通过参与企业生产检修和技术改造,邀请相关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我院进行技术报告,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备一定的技术革新能力;通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研究性、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初步从事科学创新研究的能力。

三、搭建优质实训实习教学平台,集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欧元贷款、中省共建等项目,我校建成了以全国首套全流程煤制甲醇实训工厂为主体的体现区域能源化工产业特色的实训教学平台,包括专业实训基地、现场实际操作与故障排除考评、仿真模拟现场培训、生产实习基地。挖掘校内优势资源,联合榆林能源化工企业以及科研等单位,形成校内平台—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的实训教学平台。

为了确保实习质量,选择榆林地方龙头产业,学院建设了神华神木化工、华电榆天化、延长榆林煤化、陕煤神木富油、陕能投金泰氯碱等10多个稳定的校外挂牌实习教学基地。其中,榆林学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榆林学院-陕西榆林市亚华热电厂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先后建成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组织学生到相关实习基地进行生产见习,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认知工业生产过程。在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内实训平台训练后,还必须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个月的生产实习。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大纲,确保实习质量,部分优秀学生可实行顶岗实习。

四、利用师资队伍和技能创新平台,强化教师及学生的双向培养

应用型高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在省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引导下,采取发挥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深化“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交流,积极培养青年科研骨干,组建课程领导小组、课程组和督导评教组三个层面的教学管理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和参加各类教学会议六项措施,构建教学科研双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对本科教学的带动作用,依托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横、纵向科研课题,对学生进行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措施是整合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体系、成立大学生技能创新导师团、打造特色技能创新平台、制定管理程序,建立了 “项目推动—高工指导—制度激励”(PMS)的技能创新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在较为富裕的课余时间里开展化工领域相关技能创新工作。

五、两级五体六支撑本科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建设

“两级五体六支撑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核心是打破学院直接管理框架,由学院进行顶层设计,教研室具体规划,直接管理或联系专业课程课程组、校企联合导师组、学科竞赛指导组等专题小组,通过规章制度,解决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建立“学院顶层设计一级管理—教研室落实实施二级管理—规章制度有序推进”的高效运行机制,稳步提升教学工作执行力。

六、取得的成效

(1)对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示范作用。近年来,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就业率超过95%,在化工企业的就业率约85%,其中车间主任、副主任24人,技术员60多人,班长、副班长140多人;其他行业(冶金、能源、轻工、环保等)约占12%,毕业生中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人员约85%,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考研率达15%,先后有20余人进入985、211大学继续深造。近三年先后参加省、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三井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西北赛区特等奖3项;省级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化工机械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二等奖1项;陕西省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大赛,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产生了示范作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注重与地方企业建立有效互动的长效机制,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所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已遍布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及周边区域,一批优秀人才逐渐成长为行业企业的中坚力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措施,先后从大型企业引进、聘任专业技术人员15名,利用企业挂职、交流、学习等机会,同时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18名,先后被吸收为陕西省地方高校化学化工联席会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化工学会会员单位,并在区域、省各类教学工作会议、陕西省地方高校化学化工联席会议上进行成果交流,受到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

(3)在学科建设、教师发展、教学成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该专业教师包揽了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连续三届特等奖和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马亚军教授获省级教学名师;李健讲师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主持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5部,《能源化工工艺学》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4)对区域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起到辐射作用。近年来,先后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等十多所高校来我院参观访问、交流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经验;建成的实践教学平台先后为延安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兄弟院校师生提供课程见习和化工仿真实训。全国首套全流程煤制甲醇实训工厂先后被北方民族大学、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周边区域院校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和“样板工程”借鉴,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辐射源。

 

 


榆林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279次访问,全刊已有184936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