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十三年风雨 谱写农牧华章

摘要:三十三年风雨 谱写农牧华章--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艰苦奋斗 砥砺前行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北接内蒙;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南靠延安;西连宁夏、甘肃;面积43578平方公里。这片广袤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因地处偏僻,土地贫瘠,交通不畅,信息封闭,导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榆林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腾飞,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现代农业发展放在"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目标之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随之而来的是榆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高,榆林农牧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曾被形容为"春季干旱风沙大,秋多雨涝落霜早"的陕北榆林,在这方塞北高原上,将成为继关中八百里秦川之后陕西的第二大"粮仓"。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紧抓这一时代契机,不断加强对农林生物学科的建设,为榆林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支撑地方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历史沿革 自强不息的榆林人民自古就有兴文重教的传统。三十多年前,为了更好的发展榆林市农牧产业,为榆林市培养农牧领域的专业人才,榆林市相关部门领导提议建设榆林农林类专科学校。1984年12月14日,在延安召开的第四次陕北建设会议上,专题讨论研究了加强陕北高等教育问题。在榆林地委、行署领导的强烈要求和延安地区领导的积极支持下,会议决定报请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建校经费投资600万元。 1985年5月8日,陕西省高教局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正式发文批准筹建榆林农林专科学校,确定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在校学生规模为630人,学制3年,设4个系7个专业,即:农学系设农作、农经、农畜产品加工三个专业;林学系设营林专业;水利系设水利水保专业;畜牧兽医系设畜牧兽医、草原管理二个专业。学校建成后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主要面向榆林和延安地区招生。与此同时,榆林地区计委也批准了新建农专的计划任务书,规定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土建450万元,设备投资150万元,要求1985年底做好学校整体设计和完成部分土建,1986年7月底完成主要工程,1986年底基本建成。 1987年,在榆林市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在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学校初步建成招生,榆林地区第一所三年制的农林专科学校正式诞生了。截至1987年新生进校,上级在农专建设中共投资605.94万元,占原计划的101%,其中已交付使用的占365.57万元,已完成建筑面积12640平方,有五层教学楼一幢、四层学生宿舍楼一幢、三层办公楼一幢、可容纳千人的餐厅兼礼堂等主体工程以及锅炉房、水塔等配套工程全部竣工,按时交付使用。 选调一支比较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当时筹备工作的重点。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组织了考察小组历时两月,对榆林地区7个县和地直46个单位的86人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后经过逐人汇报比较,确定选调各科教师11人。同时校领导还两次去西北农业大学,要求西北农业大学能够在专业教师等方面给予协作支持。经过协商,西北农业大学同意在两到三年内,以优惠条件帮助学校解决所缺专业教师,还可以为学校培训师资队伍。到1987年首届新生入学时,全校共有教职工75人,基本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学校招生专业符合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86年12月到1987年1月邀请地直有关单位的领导、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就农业、林业、畜牧兽医等专业召开了四次论证会,对各专业的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讨论会一致认为,学校农业专业、林业专业和畜牧专业应率先开始招生,并各计划招生30人。 1986年5月12日,中共榆林地委决定,榆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党委。同时任命胡丕恩为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党委委员、书记、校长;张维荣任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书记。1987年12月14日,榆林地委又决定崔月德任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免去胡丕恩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职务。至此榆林农林专科学校领导班子任免、调整完毕,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规。 专业的发展凝聚了学校领导和专业老师们的集体智慧和心血。1987年,畜牧专业开始招录专科生,开设一个班级,招录学生30人,由蔺五锁老师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学校党政领导分别向全体学生作了"热爱农专、热爱畜牧专业,立志为陕北畜牧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报告,稳定了新生的思想情绪,巩固了新生的专业思想。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便于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经1988年7月8日榆林地区农业局局长会议研究,同意榆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畜牧系和农学系。1988年,农学专业开始招生,开设一个班级,招录学生29人,由田建国老师担任班主任。至此,畜牧系和农学系都有了专科学生,正式承担起了为榆林市及周边区农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之后,为了提高办学效率,根据国家高校院系调整的精神和陕西省教委关于合理布局全省高校的具体部署,陕西省委于1991年决定将榆林师范专科学校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调整合并成立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当年11月13日,省政府、省教委派人来校具体商讨两校合并事宜,并形成合并方案。1992年6月1日,新校在学校东大门隆重举行了挂牌仪式,李新华任校党委书记;康学斌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建立。新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和农林牧专业为主的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高等专科院校。新校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合并调整普通高等学校结构的产物,体现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的精神。 1989年至1991年期间,畜牧和农学专业因为种种原因曾停招过两次,但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坚持和努力下最终顺利的度过了难关,一直将两个专业建设发展到今天。1999年,在全国生物科学专业热潮兴起的同时,学校紧跟时代的节奏,新设生物教育专业,开始招收生物教育专科生。首批生物教育专业设置一个班级,招录学生32人,刘江梅任班主任。2000年,经过多方论证后,学校新建园林技术专业,首批招生30人,贺学林任班主任。同年,根据教育部对专业设置的要求,农学专业更名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1年,随着畜牧兽医领域师资人才的进一步充实,学校决定新设动物医学专业,首批招生30人,张骞任班主任。同年,学校在生物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生物系;畜牧专业更名为动物科学专业。 2000年以来,为适应榆林大开发的实际,陕西省副省长陈宗兴、以及多为人大代表纷纷提出要将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成一所地方本科院校。2001年1月,中共榆林高专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在2005年将学校建成一所以师范为主,农科、工科协调发展的本科学院--榆林学院的奋斗目标。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榆林学院。 2003年9月,经学校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论证后,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学校首批升格为本科的专业开始招生,设2个班级,共招录学生55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科专业仍继续招生。同年,为适应榆林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新建环境专科专业,首批招生44人,艾海舰任班主任。2004年,动物科学专科专业升格为本科并开始招生,设两个班级,共招录学生85人。同年,环境专科专业因师资短缺等问题停止招生。 2005年,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合理调配资源,原农学系、动科系、以及生物系合并成立生命科学学院,亢福仁任院长,李绥安任总支书记。同年,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开设两个班级,共招录学生64人;生物科学专业专升本开始招生,首批招生18人;生物教育专科专业继续保留招生。同时,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动物医学专科专业更名为动物检疫与防疫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科专业更名为植物检疫专业。2007年,生命科学学院成功获批农学学士学位授权,首届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生毕业。毕业生中有7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其他同学都在榆林及周边县市农业相关单位就业,实现了百分之百的优质就业。2008年,园林本科专业开始招生,首批招生28人;园林技术专科专业仍然保留,继续招生。当时,生命科学学院的专业总数达到了8个,专业总数位列榆林学院各二级学院的前列。同年,动物科学和植物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遇到了招生瓶颈而停招一年,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年又恢复了招生。201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学校大面积停招专科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的4个专科专业于当年开始全部停招。至此,生命科学学院从一个本专科兼有的二级学院正式发展为榆林学院首批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走在了学校专业建设改革道路的前列。2014年,为适应榆林及周边地区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新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设一个班级,共招录学生35人。2016年,学院获批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为进一步与榆林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学校新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一个班级,共招录学生35人。同年,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动物科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培育专业。2018年,生命科学学院获批农业硕士授权点,成为榆林学院首批具有硕士专业的二级学院。 二、发展现状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上下一心、团结奋进,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15年至今,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近年培养和引进博士20多人。现有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级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 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高职称和高水平人才聚集的师资队伍。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科学、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以及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共6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1300多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第二批地方高校所属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并于2012年获批建立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于2011年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生科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作物学、畜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2014年,生科院获批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和园林三个专业被确定为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近年来,生科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优秀教学质量多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学院现有61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实训场所。 生命科学学院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当地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实际,近年来在绒山羊研究、农业节水以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5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科技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200余篇。设立校内科研机构4个,跨国合作的科研机构1个。"陕北农业节水综合研究创新团队"获批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并在膜际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并获批5项陕北农业节水技术相关地方规程。"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榆林市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克隆出陕北白绒山羊"亮亮",编制的7项市级技术规范于2017年正式予以发布。陕西榆林旱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获批市级创新团队2个,获批市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同时,生科院还设有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沙区植物研究所、养羊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另外,生科院和日本东京大学合作成立的"中日黄土高原生态文化恢复研究中心"是一个跨国合作的科研机构。生科院现有34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920平方米,实验器材总价值1500多万。 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招生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这离不开生科院每年进行的扎实的招生宣传工作。生科院每年都会组织多名教师赴各地进行招生宣传,深入高三一线对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的课程计划、就业、助学资助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宣传。生科院注重招生宣传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一方面,在高考前抓住关键节点对高中学生进行专业宣传,将以往无人问津的三折宣传册改用为宣传笔记本。虽然宣传成本有所增加,但以笔记本的形式进行宣传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所喜闻乐见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明显提高,社会效应也逐年提升。同时,学院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在高考的关键节点发动全体师生进行招生宣传,宣传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媒体方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各种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学生的报到率。学院在获得录取学生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向同学们发送介绍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短信,热情的邀请他们来校学习,从而提升了录取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院还会在第一时间建立新生QQ群,为录取新生建立一个咨询、交流的有效平台,为很多还在犹豫是否要来校报到的同学解答了他们心中的困惑,有效的提高了报到率。 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出3000多名合格的大学生,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农业、畜牧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学院通过各种途径联系用人单位来学校召开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结合农牧领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招聘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毕业生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院每年都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帮助学生们考取研究生。一方面,学院每年都进行全院考研动员,领导班子成员会耐心的为毕业生分析考研形势,以增强考研学生的信心和信念;学院考研管理人员每年都会积极搜集各个学校的历年研究生考试和录取信息,及时将信息传达给考研学生,辅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考研复习。另一方面,在每年研究生复试及录取阶段,学院大部分专业教师都会利用自己的学缘关系帮复试同学定位好自己的复试学校,有效的提高了考研上线学生的录取率。生命科学学院2018届毕业生有335人,考研上线人数为103人,录取人数为96人,这在同类地方本科院校中是名列前茅的。从2007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至今,生科院的考研升学率一直维持在20%以上,考研成绩稳居全校第一。 三、展望未来 三十三年风雨,生命科学学院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创造出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这无上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各届学生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院领导和各位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将生命科学学院办的更好是所有师生的共同心愿,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回首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所有领导、老师和学生,我们不能忘记各级政府和领导给予的支持,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精神。展望未来,生命科学学院的全体师生将团结一致、齐心合力,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弘扬"生科院人"的精神,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G

榆林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700次访问,全刊已有1855426次访问